Loading...

词条 巨行星

描述: 巨行星是主要由氢、氦,或水、甲烷,或氨等更复杂的分子组成的巨大天体。类地行星主要由铁或岩石等沸点很高的物质组成,而巨行星则被认为有一个被其他物质包围的固态内核。巨行星的质量远远大于地球,因此其引力足够强大,可以维持由氢和氦等轻元素组成的扩展气态大气层。

巨行星分为两类:气态巨行星和冰质巨行星,前者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而后者主要由水、甲烷和氨组成,周围环绕着氢和氦组成的大气层。这两个名称可能会引起混淆,因为气态巨行星中的大部分物质并不是气态的,而冰质巨行星包含的也并不是固态冰,而是先在寒冷的外太阳系中冻结、后被吸积到行星上的物质。

太阳系中最大的四颗行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都是巨行星。

相关词条



用其他语言查看该词条

词条和定义状态: 该术语的英文原始定义已通过天文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审核
该术语及其定义的译文仍待审核

OAE多语言词汇表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天文教育办公室(OAE)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天文推广办公室(OAO)合作的项目。. 术语和定义由 OAE中心, OAE 国家天文教育协调员(NAECs) 以及其他志愿者共同选择、撰写和审阅。您可以在 找到完整的致谢列表。所有词汇表术语及其定义均根据 Creative Commons CC BY-4.0许可证发布 且版权归属于 “IAU OAE”。

如果您发现此词汇术语或定义中的事实或翻译错误, 请向 发邮件 联系.

相关媒体


有着水平云带和大红斑的木星

木星

图注: 这是 2014 年 4 月 21 日利用哈勃的宽视场相机3号 (WFC3) 拍摄的木星全盘视图。它展示了明显的大红斑,一个巨大的气旋。木星表面覆盖着云带,其颜色来自氨等气体和其他化合物。
来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空局和 A. Simon(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 来源链接

License: CC-BY-4.0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图标


土星上淡褐色的云带和细长的灰色星环

土星

图注: NASA/ESA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宽视场相机3号于 2019 年 6 月 20 日观测到土星,当时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约 13.6 亿公里,是今年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图像显示了土星表面的彩色气体条带以及由冰和岩石物质组成的突出星环。
来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空局、A. Simon(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 M.H. Wong(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来源链接

License: CC-BY-4.0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图标


天王星呈现均匀的蓝绿色

天王星自然色彩图像

图注: 这是旅行者 2 号宇宙飞船 1986 年拍摄的天王星图像。它的外观与肉眼看到的很接近。蓝绿色表示大气中含有甲烷。
来源: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 来源链接

License: PD 公共领域 图标


天王星呈淡蓝色圆盘状,有一个浅色的极区。行星周围环绕着薄薄的白色光环

天王星与星环

图注: NASA/ESA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 ACS/HRC 相机于 2005 年 8 月观测到天王星。天王星表面有白色的云层和明亮的极区。天王星周围的星环很窄,包含从微小尘埃颗粒到数米大小的巨石的岩石物质。
来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 M. Showalter(SETI 研究所) 来源链接

License: PD 公共领域 图标


海王星呈球形,蓝色,有薄薄的白云带,赤道下方有一个稍暗的斑点

海王星

图注: 旅行者 2 号窄角相机 1989 年 8 月拍摄的海王星图像。中央是大黑斑,周围被卷云环绕。左下方是一个较小的黑风暴,即小黑斑,正在旋转进入视野。此外,还可以看到其北面的一片白色卷云,因其相对于其他特征的快速移动而被命名为 "Scooter" 。
来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喷气推进实验室 / 旅行者号-国际空间站 / 贾斯廷·科沃特 来源链接

License: PD 公共领域 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