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月相
描述: 月相是指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的位置。月球位置的不断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的形状在一个朔望月中不断变化。除了月食期间,月球总有一半被太阳照亮。随着月球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移动,地球上的我们会先后看到月球的不同部分被照亮。0度的相位既是上一个朔望月的终点,又是下一个朔望月的起点,称为新月,月球在这里达到整个轨道上与太阳距离最近的位置。在这个相位处,月球被照亮的是远离地球的那一面,因此看起来是黑暗的。之后,月球被照亮的部分逐渐增大(称为盈月期),变为蛾眉月。上弦月(月亮的一半被照亮,俗称半月)出现在距离起点90度的相位。之后,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继续增大,变为渐盈凸月(呈凸形或鼓形)。满月出现在距离起点180度处。此后,月球被照亮的部分开始逐渐减小(称为亏月期),先变为渐亏凸月,再在距起点270度处变为下弦月(月亮的一半被照亮,俗称半月),又变为残月,最后在360度处变为新月并到达终点。尽管在90度和270度相位处,月球靠近地球的那一面都是一半被照亮,但被照亮的部分却是相反的。
相关词条
用其他语言查看该词条
词条和定义状态: 该术语的英文原始定义已通过天文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审核 该术语及其定义的译文仍待审核
OAE多语言词汇表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天文教育办公室(OAE) 和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天文推广办公室(OAO)合作的项目。. 术语和定义由 OAE中心, OAE 国家天文教育协调员(NAECs) 以及其他志愿者共同选择、撰写和审阅。您可以在 找到完整的致谢列表。所有词汇表术语及其定义均根据 Creative Commons CC BY-4.0许可证发布 且版权归属于 “IAU OAE”。
如果您发现此词汇术语或定义中的事实或翻译错误, 请向 发邮件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