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Glossary term: 北斗七星

Description: 北斗七星是一个著名的星宿(更准确的术语是星群),它是位于北天大熊座的一部分。北斗七星实际上是由八颗星组成:天枢(Dubhe)、天璇(Merak)、天玑(Phecda)、天权(Megrez)、玉衡(Alioth)、开阳(Mizar/Alcor)和摇光(Alkaid)。其中,开阳和辅星(Alcor)是一对双星。北斗七星的斗口两颗星(天枢和天璇)可以用来指引北极星(Polaris)的位置。由于这八颗星的亮度相近,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特别显眼(尽管天权和辅星的亮度稍微比其他星弱一些),因此在许多文化中都有不同的名称。北斗七星的中间五颗星属于一个正在太空中共同运动的恒星群,即大熊座星宿。其中,天枢呈现红色,其他七颗星则为白色。

Related Terms:



See this term in other languages

Term and definition status: The original definition of this term in English have been approved by a research astronomer and a teacher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term and its definition is still awaiting approval

The OAE Multilingual Glossary is a project of the IAU Office of Astronomy for Education (OA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AU Office of Astronomy Outreach (OAO).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were chosen, written and reviewed by a collective effort from the OAE, the OAE Centers and Nodes, the OAE National Astronomy Education Coordinators (NAECs) and other volunteers. You can find a full list of credits here. All glossary terms and their definitions are relea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CC BY-4.0 license and should be credited to "IAU OAE".

If you notice a factual or translation error in this glossary term or definition then please get in touch.

Related Media


云絮斑驳的星野下,猎户座腰带三星刺破地平,其辉光流转于水天之间。

世界各处的星座

Caption: 2022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OAE 天体摄影比赛第三名,类别:天体的时间流逝。 本视频以自然为舞台主角,采用戏剧化结构,呈现冰岛与中国两地夜空的万千气象。 序幕由暮色蓝调渐暗展开,陆地云层为幕,壮美地貌为景,揭晓星空舞台。南天银河最摄人心魄的段落——天蝎座(Scorpius)与南十字座(Crux)之间,伴以半人马座α、β星(Alpha/Beta Centauri)这对"指极星",如王者巡游般庄严划过天际。地面流云轻抚星光,反令恒星的色彩在朦胧中愈发澄明。 第一幕演绎人类文化中的星空意象。当昴星团(Pleiades)自山巅升起时,下方人影持电筒匆匆掠过。恰在昴宿跃出山脊的瞬间,电筒光束直射镜头——这精妙设计以幽默笔触,暗合文明史上人类与"昴宿初升"的深刻羁绊。 随后镜头转向北天经典星座——大熊座(Ursa Major)及其北斗七星,下方极光如拱门舞动。虽形态流转不息,本质却亘古如初。尽管北极文化常将极光视为先祖魂灵,本剧却未着墨人类信仰,径自将视野南移。新场景始于日出前的星辰初升,双子座/金牛座(Gemini/Taurus)区域黄道光锥显现,地平线渐染晨曦。约1分13秒处,猎户座(Orion)西沉于水面,天光云影共徘徊。流云过境印证着地球实景拍摄,而猎户肩足近乎同步沉没的奇观,暗示拍摄地近赤道——在此纬度,猎户亮星恰似巨蝶展翅:三星腰带为躯,四星四边形化翼。 首先,我们看到一些星星在日出前不久升起。黄道十二宫的光锥出现在双子座/金牛座,地平线变得更加明亮。在下一个场景中,大约 1 分 13 秒时,我们看到猎户座落在水面上,因此水面与天体景象相映成趣。一些云层穿过画面,证明这些视频确实是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拍摄的,而且由于猎户座的肩部和脚部几乎同时落下,这组视频一定是在赤道附近拍摄的。在这一区域,猎户座的亮星看起来就像一只巨大的蝴蝶,猎户座腰带构成了蝴蝶的身体,而四颗亮星组成的四边形则被解释为蝴蝶的翅膀。 如真实剧院般,极光幕帘为"天宇戏剧"开启新章。此幕聚焦独特文化星象:既有中国星官体系中的苍龙之尾、箕宿、南斗(对应现代天蝎座与人马座区域),亦展现在全球多文明中被尊为星群的北冕座(Corona Borealis)冠冕轮廓。行星、织女(Vega)、天津四(Deneb)及其周边区域、牛郎(Altair)、银河,以及被地球诸多文明视为星群的仙后座(Cassiopeia)W形标志相继登场。 终章以两幕宁谧星空作结,天地归于大寂。
Credit: Stephanie Ye Ziyi/IAU OAE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倾斜了135度的北斗七星,状如一个长柄勺。

北斗七星

Caption: 20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OAE天文摄影比赛静态天体图案类别荣誉奖作品。 这张照片2021年5月拍摄于印度乌杜皮,显示了大熊座中最亮的七颗星。这个星群被古巴比伦人视为一驾马车,这很可能启发了古希腊诗人阿拉托斯在训诲诗中将其视为战车。而古希腊人通常将这七颗星与更广阔的天区中许多更暗的恒星一起构成一个星座,视为一只大母熊。 在古埃及,这七颗星组成的图案被视作公牛前腿或公牛大腿,被认为是塞特神腿的一部分。塞特神被认为是两兄弟中邪恶的一个,他谋杀了自己的哥哥奥西里斯神(有时被认为是埃及第一位国王)。他们深爱的妹妹把散落的尸体碎片拼凑在一起,使奥西里斯复活。为了防止塞特继续作恶,这条腿被一根销子钉在了天上。 这七颗明亮的恒星被中国古代贵族称为“北斗”,行使着审判的职责。它在法语和荷兰语中被称为“汤锅”,在德语中被称为“战车”,在英国英语中被称为“犁”,在美国英语中被称为“大勺子”。在北美纳瓦霍人的传说中,北斗七星有着男性形象,被认为是所有星辰和人类的父亲,据说他是仙后座对应的母神的丈夫。同样,在北欧神话中,它被称为“男人之车”,和小熊座中的“女人之车”并列。在其他一些北方文化,例如因纽特人和西伯利亚人的传说中,这个星群被解释为驼鹿,而萨米人在这里看到的是法夫德纳的弓和箭。相比之下,在南半球,并非所有文化都将其命名,因为它总是要么靠近地平线,要么看不见。例如,巴西的图卡诺人称它为“蛇的大肛门”;而在萨摩亚,它是“祖传战棍”的一部分。 夏威夷人也将其用于航海,并称之为“七星”,而马其顿传统则将其解释为“七贼”。在意大利的星象传说中,它在罗马被称为“七牛”,在撒丁岛被称为“七兄弟”。同样,蒙古的传统说法是“七佛”,而印度人则称之为“七圣”。
Credit: Arya Anthony/IAU OAE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水瓢状的北斗七星,左侧是橙色的北极星。右边是弥漫盘状的仙女座星系

如梦如幻的星空和气流

Caption: 20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教育办公室天文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类别:天体图案静态图像。 这张壮观的图片展示了2019年8月拍摄的内蒙古沙漠上空夜空中可见的一系列显著星座。左下角的黄色恒星是大角星,它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之一,也是牧夫座中最亮的恒星。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这颗明亮的恒星,北斗七星也位于牧夫座上方。北斗是中国传统的星座,被视为载有贵族审判者的战车。大角星被视为一个单星星群,名为“角”,它是中国春季超级星座——东方青龙的一部分。北斗的斗柄指向照片顶部的恒星,现在称为北极星。在古代中国,北极附近没有明亮的恒星,因此北极附近的恒星被认为属于紫禁宫星座中的皇帝及其家族。至少在中世纪时期,北极星就被认为是天帝星座的一部分。 这张图片的右上角也可以看到北冕座,尽管并不完整。它在中国被称为 "蟠龙"。它具有独特的半圆形,是现代88个星座中较小的一个,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三四千年前,通过罗马的“皇冠”、希腊的婚礼“花环”和巴比伦的“尊严星群”得以追溯。现代名称在拉丁语中字面意思是“北冕”。 在图片的右上边缘,我们发现了现代仙后座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飞廊”和“辅路”。仙后座的W形状被照片的边缘切断了,但其南部和东南部的星座——仙女座和英仙座——清晰可见。我们特别看到了仙女座星系,这是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它位于银河系带的最外层边缘,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它没有在古代星表中被明确提及,因为它被误认为是银河系的一部分。照片还清晰地展示了银河系中肉眼看起来并不明亮的红色部分,以及由同一分子云形成的疏散星团,即年龄相似的恒星群。这个区域是中国传统天文学中许多大小星群的一部分。
Credit: Likai Lin/IAU OAU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北斗七星,七颗明亮的星星,形状像一个水瓢,在一年四个季节分别观察,每次都呈现不同的角度

四季的北斗

Caption: 20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OAE天文摄影比赛静态天体图案类别获奖作品。 随着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夜空中恒星的位置在一年中也会发生变化。这幅马赛克作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它是 2020 年全年在意大利威尼托地区拍摄的四季图像,显示了小熊座和大熊座的明显运动。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夜空中恒星的位置在一年中似乎也会发生变化。诞生于意大利威尼托地区的这幅拼接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这幅作品的拍摄贯穿了2020年的四季,展示了小熊座和大熊座的视运动。 小熊座是北天球的一个星座,包含了北天极。在我们这个时代,北天极的位置由一颗明亮的恒星——北极星来标记。几个世纪以来,北极星一直被用于北半球的导航,因为在大约200年的时间里,北极星几乎一直精确处于北天极的位置。但在中世纪和古代,并没有北极星,北天极位于没有恒星的黑暗区域,因此古希腊人将小熊座视为更容易辨认的大熊座的伙伴。在古希腊人眼中,这两个星座中最亮的几颗恒星也是一辆战车,正如公元前3世纪的阿拉图斯在著名的教诲诗中所写的那样。大熊座最有名的星群由七颗恒星组成,在北半球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希腊人认为它是一辆战车,中国人称它为“北斗七星”,古罗马人则将它视作“七牛”。 古希腊人认为,朝着大熊座上方的地平线方向行进,就意味着朝着熊的国度(北欧)前进。如果考虑到七颗亮星附近所有较暗的恒星,就能清楚地辨认出一种动物。他们认为这是一只母熊,因为希腊神话将这种动物与仙女卡利斯托联系在一起,卡利斯托的故事描述了女性的启蒙仪式。 大熊座的得名是出于导航的目的——对希腊人来说,向着大熊座出现的地平线方向行进,就意味着前往熊的国度(北欧)。如果考虑到七颗亮星附近所有较暗的恒星,就能清晰地辨认出一只动物。他们认为这是一只母熊,因为希腊神话将母熊与仙女卡利斯托联系在一起,她的故事描述了女性的启蒙仪式。 左上方是春季傍晚拍摄的照片,左下方是夏季傍晚拍摄的同一片夜空。按照逆时针方向,我们在右下方看到的是秋季的夜空,而右上方最后显示的是冬天的这部分夜空。请注意,小熊座和北斗七星的相对位置并没有变化,但所有恒星似乎都围绕北极星转了一圈——这颗指向正北的恒星位于地球自转轴与天球相交处。 因此,星座在一年中的移动可以看作地球钟或是地球日历,被古代文明用来测量自己在一年中所处的时间,并预测季节的变化。例如,它有助于确定播种和航海的最佳时间,因为风会随着季节而变化。
Credit: Giorgia Hofer/IAU OAE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北斗七星逐渐向左侧地平线下方移动,而右侧则有一颗彗星在天空中升起。

北斗七星和新智彗星 C2020 F3

Caption: 这段延时摄影记录了2020年7月拍摄的三帧画面中标志性的北斗七星的轨迹。影像在意大利的三个地点拍摄:拉瓦雷多三峰(Tre Cime di Lavaredo)奥隆佐迪卡多雷、里特山(Monte Rite)奇比亚纳迪卡多雷,以及拉佐牧场(Casera Razzo)维戈迪卡多雷。这场视觉奥德赛展示了北斗七星的迷人轨迹,并在夜空中绘制出天体画卷。它不仅描绘了这个著名星群的轨迹,还捕捉到2020年7月照亮天空的罕见新智彗星 C/2020 F3 这一非凡的天文事件,为我们的夜空增添了光彩。
Credit: 乔尔贾·霍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教育办公室 (CC BY 4.0)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Related Diagrams


室女座常被描绘为平躺的少女形象,她的后背大致倚靠着倾斜延伸的黄道,双臂向两侧舒展,双足则指向东方。

室女座星图

Caption: 黄道星座室女座与周边星座示意图。从顶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室女座周边的星座依次为:后发座、狮子座、巨爵座、乌鸦座、天秤座和牧夫座。室女座最亮的恒星是角宿一,位于该图中央、黄道下方。可用如下的”春季大弧线“在夜空中定位角宿一:顺着北斗七星的斗柄出发,延伸至牧夫座的大角星,再沿直线向下寻找,就可以找到角宿一。可用口诀来记忆:“顺着斗柄至大角,直下寻得角宿一。”角宿一的位置略低于黄道——从地球看来,太阳以一年为周期在天球上移动,所经过的路径称为黄道,在图中以蓝色实线标注。太阳在每年九月中旬到十月下旬位于室女座。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也经常出现在室女座。 室女座横跨天赤道,因此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一年中的某些时候都能看到其部分天区。但在地球南北两极,室女座的部分天区会被遮蔽。室女座在北半球的春季和南半球的秋季夜晚最适宜观测。 室女座常被描绘为背靠黄道平躺的少女形象,双臂向两侧舒展,双足则指向东方。室女座内可见多个深空天体,包括NGC 4697、M49、M87、M86、M84和M60,在图中均以红色椭圆标注。这些天体都是旋涡星系与椭圆星系,距离地球数百万光年,均属于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其中M87星系尤为值得注意,其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于2019年被事件视界望远镜成功拍摄,这是人类拍摄到的首张黑洞照片。这个黑洞被命名为Pōwehi,在夏威夷语中意为”无限创造的黑暗源泉“。 该图的纵轴为赤纬,横轴为赤经,方向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图中标注的恒星大小对应其视星等——衡量天体视亮度的标准,较大的圆点代表着较亮的恒星。图中的希腊字母标注着星座中最亮的恒星。这些恒星按亮度排序,最亮的一般被标记为α星,第二亮的一般为β星,等等,不过这种字母排序并不总是和实际亮度排序完全一致。图中虚线标注的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划定的星座边界,绿色实线则是一种常见的星座形象连线。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观测时,这些边界与连线都不会出现在天空中。
Credit: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教育办公室(IAU OAE)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天空与望远镜》的原文改编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大熊座形似一把长柄勺,勺柄朝东、勺斗朝西,几排较暗的恒星向南延伸。

大熊座星图

Caption: 大熊座及其明亮恒星与周边星座示意图。从顶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大熊座周边的星座依次为:天龙座、鹿豹座、天猫座、小狮座、狮子座、后发座、猎犬座和牧夫座。大熊座中有着名为“北斗七星”的醒目星群,这也是大熊座最著名的标志。这个醒目的北天星群在全球不同文化中拥有丰富多样的名称。尽管大多数星座和星群中的恒星是互不关联的,它们在天球上投影出的图案其实仅是出于巧合,但北斗七星中的五颗恒星同属“大熊座移动星群”——这些恒星在宇宙中同步运动,很可能在3亿年前形成于同一区域。图中北斗右侧末端的两颗星构成“指极星”,可由它们的连线找到位于小熊座的北极星。 作为北天星座,大熊座在北半球和赤道地区都是可见的。除南极地区外,南半球的部分区域也可观测到大熊座的局部,但南半球温带地区并不都能看到完整的北斗七星。而在北极和北半球大多数温带地区,北斗七星以及大熊座的其他主要部分则处于恒显圈内。大熊座的最佳观测期为北半球春季与南半球秋季。 大熊座的北部有两个易于观测的星系,在图中以红色椭圆标注:旋涡星系M81和可能同为旋涡星系的M82。由于M82的侧方朝向地球,我们难以通过观测确定其结构。行星状星云M97(猫头鹰星云)位于大熊座中央,在图中以叠加了十字符号的绿色圆圈标注。 该图的纵轴为赤纬,横轴为赤经,方向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图中标注的恒星大小对应其视星等——衡量天体视亮度的标准,较大的圆点代表着较亮的恒星。图中的希腊字母标注着星座中最亮的恒星。这些恒星按亮度排序,最亮的一般被标记为α星,第二亮的一般为β星,等等,不过这种字母排序并不总是和实际亮度排序完全一致。图中虚线标注的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划定的星座边界,绿色实线则是一种常见的星座形象连线。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观测时,这些边界与连线都不会出现在天空中。
Credit: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教育办公室(IAU OAE)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天空与望远镜》的原文改编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Related Activities


Moving constellations

Moving constellations

astroEDU educational activity (links to astroEDU website)
Description: Let's learn how stars in constellations move through time using real astronomical images.

License: CC-BY-4.0 Creative Commons 署名 4.0 国际 (CC BY 4.0) icons
Tags: Software , Data analysis , stellarium , gaia , hipparcos , ursa major
Age Ranges: 10-12 , 12-14 , 14-16 , 16-19 , 19+
Education Level: Middle School , Secondary
Areas of Learning: Guided-discovery learning , Observation based , Technology-based
Costs: Free
Duration: 3 hours
Skills: Analys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 Asking questions ,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 Developing and using models , Engaging in argument from evidence